English

德国人:假日旅游住农家

2000-06-1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驻波恩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

山青水秀的巴伐利亚是德国的旅游胜地,这里的1200万居民每年要接待2300多万游人,要安排1亿人次过夜。旅游早已成为巴伐利亚的重要经济产业,1999年有近30万人直接或间接为旅游业服务,营业收入超过250亿马克,约占巴伐利亚国内总产值的6%。

驱车在巴伐利亚的乡间公路行驶,路旁不时可看到“ZIMMERFREI(有空房)”的牌子。稍大一些的村镇,还有专门的地图,标明哪些农家有客房。地图旁有免费电话,可以直接拨通农家。如果是上班时间,乡政府办的问询处还可免费帮你联系住处。这几年,随着因特网的普及,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提前与农家联系。

农家的房子一般比较宽敞,大多数还带厨房,从冰箱到锅碗,从油盐到抹布,一应俱全。50平方米左右、连厨房带卫生间的一套客房2人日租金只有50马克左右,要比旅馆便宜一半以上。记者到过巴伐利亚的许多村镇,也在不同地区的许多农家住过。在物质生活方面,已经看不到城乡差别。农民煮饭用电炉,24小时有热水。厨房、卫生间不仅装修与城里一样,一尘不染的干净程度也与城里无异。

巴伐利亚旅游协会的迈耶尔女士说,“农家客房”是巴伐利亚发展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。在巴伐利亚过夜的客人中,外国游客只有12%左右,因公出差的只有30%,70%属于私人度假。因私旅行,受节假日的影响很大,如4月下旬过复活节时,就有几十万人涌向巴伐利亚;夏季和冬季放假时,城里人也会像潮水般涌来。平时散落在各家的客房,这时就能充分发挥作用,缓和城镇旅馆的压力,提高本地区的接待能力。据巴伐利亚州统计局的材料,全州有约4万个家庭出租客房,有20万张床位。他们接待的游客,要占游客总量的1/3左右。记者曾经入住过巴伐利亚一个农家,主人说,他所在的地区一年有3次旅游旺季,冬天滑雪、夏天避暑、复活节踏青,每年的收入有1/3以上来自旅游。

“农家客房”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接待能力,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、改善基础设施、维护和发扬地方文化,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游客来了,必将带来吃、住、娱乐和购买纪念品的消费。为了留住游客、吸引更多的游客,当地政府会更重视村镇的建设,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就会得到保护,健康的地方风俗也能得到继承和发扬。巴伐利亚有900多个博物馆,32个剧院、38个露天剧场和18个木偶戏剧场,每年有近1.4万场演出,有500多万观众。

迈耶尔女士认为,“农家客房”还有助于增进城乡了解,促进乡村的环境保护。在农村度假是最受孩子欢迎的项目。去年巴伐利亚农家接待的客人,80%是带小孩的家庭。在农家,孩子们可以在牧场上追逐、嬉闹,可以骑小马,喂猪牛,还可学会辨别不同的庄稼。对农民来说,他们可以直接感受城里人的生活习惯、卫生要求、言行谈吐,可以从他们身上吸收一些都市文明。

调查表明,到巴伐利亚旅游的人,有2/3是被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所吸引。为了保护好旅游资源,巴伐利亚州政府已先后规划出2个国家公园、528个自然保护区和510个风景保护区,使保护面积达全州总面积的29.8%。州政府还于1972年通过了“阿尔卑斯计划”,将巴伐利亚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分成3个不同级别的保护区,其中42%不允许任何开发,23%可进行有限制的开发。此外,州里还经常组织以村或乡为单位的“环境竞赛”,得奖者不仅能获得奖金,还能得到不错的广告效益。

为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,巴伐利亚州政府在1983至1992年间拿出20亿马克,向乡政府和个人提供低息贷款,兴建旅游设施,提高“农家客房”的档次,结果带来了53亿马克的投资。州政府还和各级旅游协会一起,帮助培训搞旅游的农民,让他们学会做账和其他管理技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